或許絕大多數做研發分析的人,都喜歡終端產品的分析。終端產品一般來說,使用會更加的確定,產品的變換形式也會相對有限,分枝開葉會相對較少,市場的存量調整空間、增量空間也更加有跡可循,也更加容易用數理性來進行論證。 作為創投,我認為,在業務可能所及的范圍行業、產業內,都應該有“俯視”的高度,高屋建瓴的視角。作為創投人員,也是需要“穿透性”、“關聯性”的思維與能力的。沒有哪一個行業、產業,可以脫離其他的行業、產業而單獨存在的。一個行業、產業,也總是在眾多行業、產業的推動、掣肘中前進或者后退的。
所以,這就要求創投的研發,不應是就事論事,不應是就某個行業說某個行業,而應該有盡可能全面的視覺眼光。從而,我想,基礎性的研發會更加重要。就制造業而言,基礎性工業產品的研發,就應該擺在前列了。
巧合的是,目前所在公司因對非洲一個銅鈷礦的投資,使得我需要了解泵產品;且由于在工業企業中有較多的從事,對很多泵產品也不會過于陌生,故而選擇了泵行業進行了整理(這樣初步泛泛的工作,還談不上是分析,只能說是整理吧)。本文對泵行業的整理,是初步的,泛泛的,并沒有對泵業各個子行業及其市場進行深入,更沒有整理與泵業密切關聯的機電、儀、閥、密封等行業。本文即便這樣的泛泛整理,也牽扯出大量的其他產業;或雖然可以認為是泵業的,但更應該從其他產業進行分析的產業。甚至可以這樣說,只要涉及固定資產投資的,建筑、礦山、工廠,都要與泵行業發生或多或少的業務關系。
綜上,我想表達我的研發思路是:先研發構成終端產業、產品的基礎產業,再研發終端產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