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《年底報賬催火發票買賣黑市》報道昨日見報后,記者回訪發票買賣黑市發現,發票兜售行為有所收斂,且有不少人在傳閱金報。
昨日,本報暗訪武漢多處發票買賣黑市的報道見報后,很多市民致電本報24小時新聞熱線86788888反映,現在除了街邊兜售發票的票販子外,手機短信、網絡搜索、電子郵件是發票交易的另外三大途徑,并呼吁有關部門加強監管。
按照讀者反映的情況,記者輸入“武漢代開發票”等關鍵字,百度顯示出了超過20萬個搜索結果。記者隨機撥打了其中七個號碼,均為外地手機號,但都能打通。一個手機號為“1382655××××”的機主在電話中表示,餐飲、住宿、交通等發票他都有,油票、電話費收據也可以弄到。
記者點擊一條“武漢發票金順稅務代理”的鏈接,頁面顯示該公司經營服務內容為:商品銷售發票、廣告發票、建筑安裝發票、服務業發票、租賃發票……記者隨后撥通了“金順”留下的手機號碼,對方是一名操廣東口音的男子,他說:“購買費用一般是票面額上限的兩個點,比如一張萬元版發票,要兩百塊錢。而且,都是這個行情。”對方還表示,我們相當于是“地下稅務局”,提前預訂可以送票上門。
見記者不停詢問更多的發票銷售信息,該男子突然掛斷了電話。
電子郵箱和手機短信,也是兩個發票銷售的廣告集散地。市民劉女士昨說,她的郵箱里經常會收到一些銷售發票的信息,有一次她半個月不開郵箱,再登錄時里面一般都有四五條售賣發票的郵件。
按照市民提供的信息,記者聯系了一個電郵廣告留下的號碼,對方稱,現在不少單位或個人忙著用各種發票沖賬、換取福利,住宿、交通等各種發票都有人要。“你可以在網上看看,每年年關前‘跪求發票’都是網絡熱詞”。
被發票販子用手機短信騷擾的人也不少。市民張先生說,這類短信除了有開發票的文字內容,還會故意摻入一些怪異的字母、符號、數字等內容在信息中做掩護。
記者按讀者提供的號碼又聯系了一個發票販子。一名操外地口音的男子說,他用的外地號,但人在武漢,什么發票都有,還可以送票上門。“我其實也就是賺個跑腿錢。”他最后還不忘強調。
“地下稅務局”水到底有多深
發票被稱作“第二鈔票”,在我國,它是經濟交往中基本的商事憑證,是財政、稅收、審計等部門進行財務稅收檢查的重要依據。
假發票的壞處是不言而喻的:直接造成國家財政收入的減少,并會對整個經濟環境和政府收入機制產生侵蝕和破壞。同時,還有可能為貪污、洗錢、騙貸、賄賂等犯罪行為提供便利。
我們不能否定執法部門對制售假發票犯罪的態度始終是堅決的,但這種犯罪行為不僅未絕跡,反而日漸猖獗卻是事實。交易之猖獗,渠道之公開,都暴露了現行管理制度和手段的薄弱和單一。
現在,發票販子們竟然囂張到自稱“地下稅務局”。不好想象,這個“局”的體量究竟龐大到了何種程度。記者也不禁想問:究竟是什么樣的人和機構在“消費”著這樣一個大市場?每年,武漢、全省乃至國家被發票販子們偷走的稅款究竟有多少?“地下稅務局”的水,到底有多深?……
這么多的問號,呼喚著主管部門能夠拿出更與時俱進、更嚴厲的監管和查處手段。(